返回網站

909中秋節夜裡合家賞月稱為『慶團圓』,團坐聚飲稱為『圓月』

· 訪客瀏覽文章

中秋節漢字文化圈的重要傳統節日,為每年的農曆八月十五中秋,又稱八月節八月半月夕月節 十五夜,是漢族四大傳統節日之一。中秋夜合家賞月稱為『慶團圓』,團坐聚飲稱為『圓月』,出遊待市稱為『走月』」。

中秋節也是農作物收穫的時節。有民俗學家認為,中秋祭月是源於慶祝秋季豐收,同時也會祭拜土地神,是一個感謝神恩的節日,因此屬於豐收節[2]

此外,關於中秋節由來的傳說還有東亞各地皆有的月兔傳說、中國地區的嫦娥奔月、越南的阿貴傳說等等。中國裴寂在八月十五日征討隋兵的傳說,皆是近代才盛行者。

 

 

中秋節

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日的東亞傳統節日

此條目可參照英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來擴充了解更多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中秋節漢字文化圈的重要傳統節日,為每年的農曆八月十五,約在公曆的9月初至10月初(在約9月7日至10月7日之間)。在漢字文化圈的影響,中秋節也是東亞和東南亞一些國家尤其是當地的華人華僑的傳統節日。按照農曆,八月為秋季的第二個月,在中國古代稱為仲秋,因此民間稱為中秋,又稱八月節八月半月夕月節 十五夜,是漢族四大傳統節日之一。中秋節


中文名稱正體中秋節簡體中秋节韓文名稱諺文추석、한가위、중추절、가배일韓文漢字秋夕、한가위、仲秋節、嘉俳日文觀部式Chuseok、Hangawi、Jungchujeol、Gabaeil馬賴式Ch'usŏk、Hankawi、Chungch'uchŏl、Kapaeil越南文名稱 ()國語字Tết Trung ThuTết Trông Trăng漢喃文節中秋節𥉩𣎞݄琉球語名稱琉球漢字中秋、十五夜琉球國字頭チョンチク[1]、ジューグヤー拉丁化chonchiku中秋節參與者

 

中秋最早出現於《周禮》,《禮記·月令》上說「仲秋之月養衰老,行糜粥飲食」,也提到中秋有拜月的活動,但並無說明是八月的哪一天。唐朝以後,中秋節成為君王賞賜群臣的節日。[來源請求]明清時期,中秋節已經成為中國的一大傳統節日。《正德江寧縣誌》載:「中秋夜,南京人必賞月,合家賞月稱為『慶團圓』,團坐聚飲稱為『圓月』,出遊待市稱為『走月』」。具體的起源年代無可考證。

中秋節也是農作物收穫的時節。有民俗學家認為,中秋祭月是源於慶祝秋季豐收,同時也會祭拜土地神,是一個感謝神恩的節日,因此屬於豐收節[2]。此外,關於中秋節由來的傳說還有東亞各地皆有的月兔傳說、中國地區的嫦娥奔月、越南的阿貴傳說等等。中國裴寂在八月十五日征討隋兵的傳說,皆是近代才盛行者。

中秋習俗

香港維多利亞公園的花燈(2005年)

中秋節在各地雖然發展出不同習俗,但有些習俗是各地皆有的。賞月是各地中秋節的傳統活動之一,《禮記》早有記載「秋暮夕月」,意為拜祭月神,逢此時則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香案。至唐宋時期,賞月之風更盛。也有祭月的儀式。中秋節也是一家團圓的日子,人們都會回到家中一起吃飯、團聚,並且會祭祖,感謝祖先庇佑。也會吃特定的食品,不少都與月亮、團圓有關,這些食品同時也是祭月的祭品,如華人漢族)人都有吃月餅的習俗[3],日本人(大和族)則會吃月見糰子,部份地區會煎太陽蛋,月餅、月光餅、月見糰子、太陽蛋都呈圓形,代表滿月朝鮮族所吃的是半月形的松片,象徵月亮由虧轉盈。此外,時令的水果和其他農作物如楊桃柚子芋頭栗子菱角梨子柿子等,在農耕社會中是農民秋季的收穫,也是中秋節的食品和祭品。

中國南方和越南還有提燈籠的習俗,有些地區還會舉辦大型的綵燈會。這個習俗也隨著早期移民南下而流傳到新加坡馬來西亞等東南亞華人地區。

中秋節也是桂花盛開的時節,賞桂花、食用桂花製作的各種食品也是中秋節的常見習俗,以糕點、糖果最為多見。

各地特有習俗

中國大陸

在中國大陸南方許多地區(如江西吉安、廣東潮州地區與四邑地區、福建晉江)保留著燒塔的習俗。一般於農曆八月十五日當天或此前的若干天晚上舉行,多為青少年參與。

廈門,中秋節有中秋博餅之習俗。內容是投擲六粒骰子,利用結果的組合來決定參與者的獎品。始於清初,是鄭成功屯兵駐兵時為解士兵的中秋相思之情、激勵鼓舞士氣而發明的。

而在湖南貴州,流傳著「偷吃」的風俗習慣。每到中秋節之時,家家戶戶都會把前門、後門半開著,任由他人進戶拿取食物,且食物被「偷吃」得越多,主人越高興。[4]

四川民眾在中秋節除了吃月餅之外,還要「打粑」、殺鴨子、吃麻餅、蜜餅。有的地方會點亮桔燈,懸掛在門口;也會有兒童在柚子上插滿香,在街頭揮舞,這種習俗被稱為「舞流星香球」。[4]

湖北等地過中秋節的習俗是人們要在中秋節前的約半個月開始送禮。按照中華傳統習俗,晚輩必須要看望長輩,給長輩送禮,常見的禮物有月餅、紅糖、肉等。中秋節當日的傍晚,是全家老少聚餐的時間,有的在家中準備盛宴,如果房屋帶有庭院,則把餐桌搬到戶外,吃完飯後吃月餅, 邊吃邊賞月。而現在更多人選擇在酒店訂座。湖北境內的土家族在中秋節有「殺鴨子」、「摸秋」、「拜月」等習俗,這些都是土家族流傳下來的傳統習俗。而吃月餅則是土家族與漢族共同的習俗。[5]

山西太原、晉中地區過中秋節時會有吃「月明扁食」的習俗,其形似月亮,餃子數量等同於該年陰曆月份個數,即今年不閏月則12個,每多閏一個陰曆月則加一個。

台灣

在嘉義民雄的鳳梨田旁的土地公拐,中秋節後民間感謝土地神,而將金紙和線香包在竹杖上的祈福儀式。

在臺灣,認為土地公(河洛裔台灣人稱呼)、伯公(客裔台灣人稱呼)是八月十六日成道,但順應中秋,一般以八月十五日祭拜土地神。扶鸞的信眾以孔先師在八月被曹操所害而兵解,併於中秋佳節祭祀之。

吃月餅並賞月亮

高雄美濃客家人於中秋節宰食水鴨公,宜蘭地區除了月餅,還吃一種以麵粉製成,中間抹上黑糖烘焙而成的「菜餅」;南部地區也有在中秋節吃麻糬火鍋的習俗。[6]

臺灣從1980年代起盛行中秋節烤肉,中秋節前後家家戶戶晚間在戶外或住家門口烤肉,親友團聚並施放煙火慶中秋。[7][8][9]

馬祖

馬祖南竿鄉仁愛村(鐵板村)在中秋時堆磚成塔,各家戶準備可燃之廢棄物於塔中(寓為除舊迎新),塔上留孔以便投入火種,能投中者視為吉祥好運,又稱「燒塔節」,此傳統在中國閩東一帶已傳承百年,古屬福州地區的馬祖便有此中秋禮俗。[10]

朝鮮

主條目:秋夕(韓國)

韓國中秋食品

韓語稱「秋夕(韓語:추석/秋夕)」、「仲秋節(韓語:중추절/仲秋節)」或「嘉俳日(韓語:가배일/嘉俳日)」,是韓國最重要的其中一個傳統節日。人們會去掃墓,並用新收穫的穀物和果實祭祀先祖;他們也會回鄉探親還有向親朋戚友送禮,所以英文亦把韓國的中秋節叫做「韓國感恩節」(Korean Thanksgiving Day)。

日本

主條目:十五夜 (日本)

日本中秋節陳列的食品

日本的傳統的中秋節被稱爲十五夜,與中國人在中秋節的時候吃月餅不同,日本人在賞月的時候吃江米糰子,稱為「月見糰子」。由於這個時期正值各種作物的收穫季節,為了對自然的恩惠表示感謝,日本人要舉行各種慶祝活動。日本人也會賞月,稱之為「月見」(月見)(日語:月見/つきみ Tsukimi ?),屋內會陳列賞月團子(日語:月見団子/つきみだんご Tsukimi dango ?)、芒草(日語:すすき Susuki ?)、(日語:里芋/さといも Satoimo ?)等。

自1991年來則流行在中秋節前後吃麥當勞的月見漢堡[11]

琉球

琉球的中秋(沖繩語:チョンチク)又稱為十五夜(沖繩語:ジューグヤー),人們舉行祭祀,向神明感謝豐收,又會祭祖和參拜御嶽,除了祭祖、拜月外,還會祭灶,感謝灶君保佑一年內家中平安。會吃月餅和吹上餅日語ふちゃぎ(一種表面鋪上紅豆的米餅),也作為祭品。還有舞獅拔河、上演村芝居(沖繩語:ムラアシビ)等活動[12]。在琉球國時代,琉球王府會在首里城舉行中秋之宴,現時則成為表演節目。

越南

中秋節時的越南兒童們。

主條目:越南中秋節

公眾假期

中國大陸在2008年開始將中秋節列為法定假期,如當天與周六周日重合,則在下周一補休一天。

香港的中秋節公眾假期定在農曆八月十六日(中秋節翌日)。如果碰上星期日,則在星期一補一天假;如果碰上星期六則沒有補假。

澳門的中秋節公眾假期定在農曆八月十六日(中秋節翌日)。

臺灣將中秋節列為國定假日,若與周六、日重疊則另外補假,但若與周休假期僅相隔一工作日者,該工作日則調為假期(彈性放假),並擇前一星期六補班補課。[14]

自2015年起,若遇周六於前一個上班日補假,遇周日於次一個上班日補假。[15]

韓國把中秋節列為法定假期,放假3天。朝鮮則把中秋節當日列為法定假期。

越南馬來西亞新加坡,中秋節不是公共假期。